有色金属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不仅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迫切需求,有色金属制造业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碳管理措施,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那么康派智能推出碳排放监测系统对有色金属行业实施碳管理,需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及决策支持的全链条数字化体系。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全流程数据采集与监测网络构建
部署智能监测设备:在电解铝、铜冶炼等高耗能环节安装CEMS(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智能传感装置等设备,实时采集CO₂浓度、能源消耗等关键数据。
建立多源数据互通平台:整合DCS生产控制系统、环保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多源数据,实现生产工艺参数与碳排放数据的动态关联分析。
规范数据标准化采集:针对炉前数据(如燃煤热值)建立每日/每月加权平均机制,通过化验单电子化录入确保数据可追溯性,异常数据采用前后最近两次热值加权替代。
二、碳排放核算与精准溯源
应用多元核算方法:
排放因子法:基于活动水平数据(如电解铝电流效率)与内置排放因子库,自动计算各工序碳排放量;
质量平衡法:对锌焙砂等非燃料燃烧过程,通过物料含碳量输入输出差值核算碳排放;
实测法:通过CEMS实时监测烟气流量及CO₂浓度,结合温度、压力参数动态修正排放量。
动态校准数据精度:对单位热值含碳量实施月度实测,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校准数据,避免因默认值偏差导致的配额计算误差。
三、智能化管控与预警优化
搭建能碳一体化平台:集成环境监测、能效分析、碳资产管理等功能模块,通过超低排放管控治平台实现“监测-治理-优化”闭环管理。
开发智能预警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碳排放强度基线,对超标工序自动触发报警,联动DCS系统调整工艺参数(如电解槽电压)实现动态优化。
构建碳排放大脑:应用AI算法预测不同生产方案下的碳排放轨迹,为清洁能源调度、储能设备充放电策略提供优化建议。
四、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合规支撑
嵌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将监测数据延伸至铝土矿开采、再生金属回收等上下游环节,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标签认证。
自动生成合规报告:对接碳市场交易系统,按照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标准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降低人工填报错误风险。
配额动态管理:通过监测数据实时计算配额缺口,自动匹配绿电采购、CCER抵消等策略,优化企业碳资产配置。
五、技术赋能与系统迭代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构建电解槽等核心设备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虚拟仿真验证低碳工艺改造方案的减排效果。
区块链存证:采用区块链技术固化监测数据时间戳,增强碳核查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应对国际碳关税审计要求。
通过上述体系,有色金属企业可将碳排放监测系统从单一的数据记录工具升级为驱动工艺优化、能源结构调整和碳资产增值的核心中枢。